谁知道"顶珠案"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27 07:10:26

珍宝“冠顶珠”失盗之谜

“冠顶珠”是从清代的乾隆年间流传下来的国宝。关于“冠顶珠”,在清代的乾隆年间还有一个神话般的传说。

传说在乾隆年间的某一天,乾隆皇帝到海淀离宫外遛弯时,在附近的团河边发现河内放出一道白光,觉得有些奇怪,当时也没有太在意。但连着第二天、第三天当他每次走到那里时,还是看见白光依然闪烁如故,于是便派人下河去探个究竟。仆人到了河底摸着一个大河蚌,剖开蚌后,发现蚌内有一个特大的珍珠。这珍珠的个好大呀 约有二寸长,表面细腻、色泽丰润、形状为橄榄形,真是千古少有的稀罕物。更加令人不解的是,这颗珍珠竟会自己行走,一不留神,就不见了。乾隆皇帝见状,忙命匠人在珍珠上打了个眼,用金丝线系上,镶在皇冠上了。

这颗神奇活现的宝珠,从乾隆朝传下来后,传奇的神话就越来越多了。据传,某位皇帝有难时,它就神奇般的不见了踪影,等到灾难过去了,它又奇迹般的回来了。到了溥仪继承皇位时,将“冠顶珠”朝夕相伴一刻也不离身。

1911年,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,民国政府给予清室优待,让溥仪皇室暂居宫禁,延后迁出。但一年仅400万元的经费远不够皇室庞大的开销。于是靠借钱、用珍宝等物品抵押以维持生计,但最后因无力偿还,就开始拍卖宫中的金银珠宝 。

逊帝溥仪及皇室,为此便想尽方法变卖宫内的珠宝。溥仪被迫迁出皇宫后,先进入日本使馆后移居天津,又到东北建立了伪政权,直到垮台。他携走的文物在逊帝溥仪及皇室,为此便想尽方法变卖宫内的珠宝。天津变卖了一些,大多数珍宝在长春和吉林散失,还有不少在通化的大栗子沟丢失,这些失散的珍宝,被当时的古董界称之为“东北货”。这颗“冠顶珠”也是在出逃时丢失的。

溥仪在携带的珍宝中,最珍爱的就是这颗“冠顶珠”。其他的都可变卖,唯有这颗宝珠一直伴随在身边。1945年8月日本战败后,溥仪逃跑。据曾在溥仪身边的人回忆说,当时把“冠顶珠”包好打点装箱后,送上了日本军车,到长春车站转乘火车,一切均由日本兵办理,到达通化大栗子沟,溥仪等人在当地安顿住下后,当清理到托运的箱子时,发现装有“冠顶珠”的箱子和其他的一些箱子都不见了,几经找寻也不见踪迹。当时溥仪的卫队长对于由日本兵运输这批物品曾提出过疑虑,因此怀疑是这次运输出的问题。